全套附件包括一個較大的耳塞包(可容納所有硅膠套),硅膠套五對,一個線夾。
耳機本身使用柔軟的線材,造型方面真的像夜壺,且為金色,不太符合本人審美。奇怪的是這對耳塞沒有標明L和R方向,導致佩戴時只能放音試試左右聲道,略不便。
音質方面,這只耳塞和之前的diy ie800比較,解析力高一些,音樂中各種樂器分辨的更加清楚,三頻也更加均衡,低頻量感明顯強于diy ie800,高頻量感也更強一點。同時調音更偏向監聽,播放人聲時對胸腔、頭腔共鳴的表現更加明顯,但口腔則明顯弱化。同時,泛音遠少于diy ie800,典型的如中提琴像缺了部分琴箱,鋼琴像把鋼弦拿出來直接敲。而樂感也比其差很多,無論樂器演奏還是人聲演唱都沒有了感情。
總的來說,和diy ie800比,這只耳塞更適合用于監聽。如果只用于音樂欣賞,我認為還是diy ie800更好。
全套附件包括一個只能容納耳塞本體的較小耳塞包,硅膠套六對,一個線夾。
耳機本身的線材比夜壺略硬,但仍然軟于用了大半年的diy ie800,同時線材也比夜壺略細。
音質方面,這只耳塞堪稱奇葩。音樂剛入耳感覺中頻強于夜壺,人聲的口腔共鳴表現較好,接近diy ie800,但是!!高頻樂器如三角鐵等出聲真的像敲鐵皮!!這也是我第一次體驗到什么叫做動鐵耳塞的敲鐵皮。而且高頻和中、低頻完全割裂,聽感就像是一個垃圾小音箱和一個正常一點的音箱在同時播放一首歌曲,完全不能忍受,在我評測過的耳塞中屬于最差的級別。我對這只耳塞的忍受極限是30秒。
總的來說,DT1000的調音太過奇葩,應該是調音過程中的試驗品,完全無法適應任何類型用途,絕對不要入手這只耳塞。
diy高保真耳機(紅色硅膠套那只)。全套附件包括一個只能容納耳塞本體的較小耳塞包,硅膠套四對,一個線夾。
耳塞本體方面,線材和夜壺一樣軟,粗細也一樣,區別是麥克風掛在了單側。
這只耳塞聲場比diy IE800大了一小圈,能量感也更強,同時也更加清晰(diy IE800比之顯得略悶),中頻沒有了DT1000那樣的缺陷,和IE800站到了一個水平線上。泛音仍然比IE800少一點,但少的不多了,已經相對接近。聽感上和DT1000對比,多數音樂作品都是這只耳塞勝出,少量美聲流行作品如廖昌永的《草原之夜》這類的,由于DT1000的高頻更凸顯,導致美聲人聲從頭到尾都立的很明顯,從而聽感更好。但對多數流行音樂作品來說,顯然中頻沒有缺陷的這只耳塞更適合,而且DT1000的高頻凸顯帶來的問題就是聽著很容易累。總的來說,多數情況下我認為這只耳塞是比DT1000更好的選擇,除非你只用來挑錯,那可能DT1000的監聽向更適合一些。這只耳塞我認為也是第一次有k3003的diy版可以有替代DIY IE800的可能,但具體可否實現代替則不能分辨,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細細鑒賞才能做出決定。
YFH。全套附件包括一只卡扣式較大耳塞包(可容納全部硅膠套),硅膠套四對,線夾一個。
不得不夸獎一句,這只耳塞是所有DIY耳塞里面最美的一只。耳塞和附件配色只是用銀色和純白色,保持了風格的一致。半透明的銀線感覺晶瑩剔透,再加上接頭處的半透明處理,體現出唯美的設計理念,配合銀色或純白色的手機加上半透明的硅膠套簡直完美。而這只耳塞的銀色線材也是評測過的耳塞中最粗的,質感相當好。
這只耳塞聽感明顯比紅色硅膠套那只要松軟不少,調音方面相當接近DIY IE800這種純動圈塞的感覺。應該說這種松軟而又肉感充實的挺感是我比較喜歡的。遺憾的是這只耳塞和紅色硅膠套那只一樣,低頻人為提升有些過量,導致聽動次打次這類歌曲就會有些過頭,久聽還是比較容易疲勞。
總結:這只耳塞對于喜歡低頻量感強烈的朋友是合適的選擇,而對于監聽向聽音的朋友,這只塞可能更接近舞臺音箱的表現,會顯得低頻量感過度。
MC。全套附件包括一只卡扣式較大耳塞包,硅膠套九對,線夾一個,耳掛一對。
這只耳塞使用純黑色TPE編制線材,比較低調的外形設計。
這只耳塞聽感松軟程度和YFH相當,調音方面偏亮一些,略骨感,三頻量感合適。這只耳塞是目前評測的DIY K3003塞子中調音最平衡的一只,只是肉感還缺一些,像骨感美人就是太瘦。這只塞子聲壓比較大,高頻有點炸,會在高頻部分比較容易給人疲勞感。同時這只塞子也是聲場最大的。
總結:這只耳塞適合監聽向聽音的朋友。也可以說是我目前認為最優秀的一只DIY k3003塞子。
|